讓個案行走更穩定和安全-行走輔具高度篇
(行走輔具包含助行器.四腳拐.手杖…等)
為了讓行動不便的長者維持基本的生活能力,甚至是走出戶外擁有正常的社交生活,「輔具」是協助長者活動的重要工具,適當的輔具能加強年長者站立或行走的穩定度與支撐力,並減少跌倒後二度傷害的風險。
復能個案行走時因下肢無力常需要行走輔具協助,但家屬通常自己去醫療器材店購買,或者是隔壁鄰居捐贈,個案一開始使用行走輔具時沒有人教導要調整高度,所以行走輔具使用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高度不對,不是拿太高身體容易往後仰,不然就是拿太低而駝背。
行走輔具使用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手握扶把高度不對,不是拿太高身體容易往後仰,不然就是拿太低而造成駝背。
行走輔具一般建議的高度,
1.手握扶把高度與髖關節(股骨大轉子)平行。
2.握住扶把時手自然微彎20度到30度。
3.站立時手肘骨頭突出處平行為依據。
行走輔具拿太低除了容易駝背,
也容易讓身體歪斜一邊,
可能會造成脊椎側彎的風險。
不只要會走,行走輔具還要拿的對,
才會走的好,走的遠。
若是室內行走走的好,
進一步鼓勵個案到戶外行走,
就可跟左右鄰居聊聊天,達到身心靈照護